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020-82351068

知识型员工中长期激励的难点及措施

发布时间:2023-08-08 09:53:28 阅读:1591
导读: 知识型员工中长期激励的难点:中长期激励顶层方案设计难、与薪酬体系适配难、业绩考核与监督约束机制保障难、激励对员工的预期诉求把握难。

知识型员工中长期激励的难点及措施

知识型员工中长期激励的难点

  难点一:中长期激励顶层方案设计难

  在中长期激励模式的选择上,无论是现金类(岗位分红、项目收益分红、超额利润分享等),还是权益类(员工持股、股权激励、股票期权等)的中长期激励,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的资格条件,符合政策规定即可实施,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判断的。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还需统筹考虑上级、员工诉求,并结合所处行业背景、发展阶段、历史特点、经营状况及未来方向等选择中长期激励模式。

  企业为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一般采取单项或“组合拳”方式实施中长期激励。对知识型员工而言,激励模式、激励额度不同,对不同序列(如技术序列、职能序列、管理经营序列等)的激励对象效用不同;激励时间不同,作用于激励对象个人发展不同阶段的激励效用不同;激励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不同,为激励对象带来的驱动成效不同。

  激励方案设计是中长期激励计划的核心环节,但在多数情况下,企业较少考虑激励的模式、对象、授予额度、载体对各类知识型员工的影响,致使顶层方案与激励目标难以融合,无法确保激励效果。

  难点二:中长期激励与薪酬体系适配难

  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对知识型人才的竞争也在加剧,内部存在较为严重的平均主义,且缺少有效激励手段的国有设计企业,其薪酬水平对人才吸引力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中长期激励作为企业薪酬体系的重要补充,在不断提高企业薪酬水平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有薪酬规划不科学、薪酬体系不合理也会导致中长期激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比如按岗级“论资排辈”分配以及薪酬结构的无差异,使企业关键岗位与一般岗位薪酬无明显区分。如果按照原有薪酬、岗级体系进行排序纳入激励人员、定义激励额度,不仅无法保证激励的公平性与竞争性、实现战略目的,而且激励效果也难以突显。

  在此环节中,筛选出符合激励目标的人员、实现人员激励差异化额度,以及明确中长期激励在薪酬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促进中长期激励与现有或新建薪酬体系融合是企业需考量的重难点。

  难点三:业绩考核与监督约束机制保障难

  实施中长期激励前,应建立激励考核规则,并确定激励奖励的约束条件。这要求企业不仅要具备科学绩效考核体系,还要有成熟的监督机制,以强化中长期激励的实施保障。

  就考核而言,中长期激励涉及到量化、非量化考核指标。现金类激励主要考察员工可量化的经营性指标完成情况,如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等,其中指标的选取、目标值的设定是重点。

  而权益类激励则考核更加综合,除了量化经营指标外,企业整体发展、重点工作、管理效能等非量化指标都是考察重点。企业需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机制。

  在激励兑现环节,企业还需对考核评价结果实行有效的监督,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若缺乏绩效监管的制度和体系,会使激励失去机制保障,更无法确保激励过程的公平性,甚至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损失。简而言之,企业在保障绩效考核机制的同时,配套建立有效监管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难点四:激励对员工的预期诉求把握难

  当前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员工在工作中探寻自我价值实现时,更加关注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中长期激励效果不仅受物质层面影响,还有许多非物质层面的因素,如自身发展、组织认可等成长因素,员工福利、组织氛围和企业文化等环境条件,无一不体现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企业往往对于后者的把握不足。

  就拿权益类中的股权激励来说,它能充分调动出知识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避免短视,实现组织的价值创造与个人的利益分配有机统一,实现员工既是企业劳务付出者,也是利益分享者的目标。

  但大多情况下,知识型员工关注的不仅是既得利益,还会从自身工作方式与企业的契合程度、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未来预期发展出发,衡量由于激励约束所要求工作角色承担的责任是否合适,作出选择。若知识型员工对目标的“拥有感”不强,强激励、硬约束可能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

  难点五:激励的实施效果评价难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有效地衡量和评价可预见的激励效果是选定中长期激励的关键点。中长期激励作为一项企业内部管理举措,以企业战略目标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判定激励应用效果,其支撑性稍显不足。

  在企业长期发展视角下,关注激励带来的包括核心业务运作、客户服务、资源运作、基础管理、市场拓展及创新发展在内的管理效率提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衡量中长期激励成效的重要方面。

  然而企业管理效率本身评估的难度较大,且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的形式出现,工作成果不易量化,使得激励效果和效率评估难度增大,企业管理者进行激励决策与动态调整的难度升级。

  难点六:激励模式的动态管理难

  激励实施后,中长期激励机制需随企业发展持续进行动态调整,但往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一方面,受企业业务发展、内部组织机构调整及岗位职级体系改变等因素影响,企业在激励资格认定范围、条件和方式优化上存在诸多阻碍。

  另一方面,难以明晰动态调整相关情形的处置方式和程序,未能设置有效的激励托底保障,使企业强化激励的导向发生偏移。

  如权益类激励未事先约定退出、转让、认购等规则,或是规则制定不合理,企业管理激励对象便缺乏法律依据,后续涉及股权流转、退出等问题,易出现激励对象离开企业后仍享有收益,持有人不接受转让条件、不认可转让对价等情况,给中长期激励管理方面带来诸多难题。

知识型员工中长期激励的措施

  措施一: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为了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持续发展,公司可以提供各种学习和发展机会。这包括培训课程、研讨会、工作坊和专业认证等。通过这些机会,员工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工作中。公司还可以提供经费支持,让员工参加外部培训或进修学习,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措施二: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

  薪酬和福利是吸引和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重要因素。公司应该确保员工的薪酬水平与市场相当,并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进行适当的奖励。公司还可以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如健康保险、养老金计划、弹性工作时间和假期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措施三:提供晋升和发展机会

  知识型员工通常希望有机会在公司内部晋升和发展。公司应该为他们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并建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这可以包括定期的绩效评估和晋升机制,以及为员工提供挑战性的项目和领导机会。通过这些措施,公司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贡献,同时也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措施四: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对于激励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要。公司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开放和合作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分享和交流知识,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新。公司还应该提供适当的工作设施和资源,以支持员工的工作需求。通过创造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公司可以激励员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潜力。

  措施五:给予员工认可和赞赏

  认可和赞赏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手段。公司应该及时给予员工的工作成果和贡献以肯定和赞赏,可以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和奖项等方式来实现。公司还可以鼓励员工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通过给予员工认可和赞赏,公司可以激励他们持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措施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对于激励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要。公司应该建立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公司还应该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反馈,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表现,并提供改进的机会。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公司可以激励员工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本文由尚瑞咨询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du8.com/news/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