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的五个重点方面:
1、体制方面。进一步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配套制度建设。一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股东会和董事会制度,落实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职权,成为股东讨论和研究公司重大业务发展问题的主要平台,努力保障私人股东的话语权。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与私营企业的合作,这往往成为国有资产监管等外部监管的重点。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的“三个区分开来”和容错机制等具体措施需要进一步深化。第三,目前的定价方法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因此有必要对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定价进行深入探讨。
2、决策机制方面。“两个一以贯之”要贯彻落实。从现实来看,一些国有企业把党委(党组)的研究作为处理企业大部分业务发展问题的前置程序,没有真正发挥党委(党组)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一些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片面强调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做得不够。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辅相成,需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中全面深入地贯彻实施。
3、激励机制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调动管理者和业务骨干的积极性。目前,一些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对引进资本和混合股权的目标重视不够,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重视不够。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振兴国有企业的目标尚未实现。下一步,要重点从职业经理人制度、中长期激励机制和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4、利益分配方面。应进一步考虑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利益。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在设计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时,要统筹考虑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各自的利益,促进双方合作共赢,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
5、企业文化方面。要进一步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管理优势的有效整合。资本整合的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但文化整合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文化整合的成功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主要路径如下:
第一步:混合所有制改革
引进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业型战略投资者,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业务一般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具有资源互补或协同效应;另一类是金融战略投资者,他们主要关注资本运营,通常在上市后逐步退出。
混合改革中的国有企业股权转让:与原股东的产权转让方式相比,国有企业混合改革一般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有多重优势。它不仅可以帮助国有企业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战略投资者,还可以有效解决其资金需求,降低资产负债率。
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国有企业混合改革不需要核心骨干员工持股,但包括员工持股在内的股权激励可以有效地建立中长期约束员工激励和风险的制度,将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这必将有助于国有企业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关键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热情。
第二步: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混合所有制治理机制。根据战略投资者的情况,引入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的新代表担任公司董事或监事。确保混合改革后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更加多元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更加科学,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运作、高效运作、有效制衡和科学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公司注重提高活力和效率,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变革。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一般从“五大制度”开始,即职业经理人制度、差异化薪酬制度、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核心骨干员工持股制度和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第三步:工业资产的资本化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指出,中央企业要把传统产业的资产资本化,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前瞻性产业。混合改革后国有企业应该资本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公司上市后,融资渠道和融资优势更多;第二,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每年都要向社会公开其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这有利于国家进一步从管理企业向管理资本转变,进一步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
以上就是国企混改咨询公司关于国企混改的重点与路径的相关介绍。
》》更多国企混改咨询问题,欢迎联系尚瑞咨询,咨询电话:020-823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