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制度改革都是针对国有企业的。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是企业管理机制中最根本的制度。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充分调动调动各类员工积极性的企业用工和分配制度,形成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
一、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建议思路
1. 遵循三个原则,做好“三定”工作。
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优化组织结构。
遵循对事负责原则,优化岗位设置。
遵循一流的对标原则,倒逼目标定员。
2、着眼“三个破解”,建立“三能”机制。
要解决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就要保证选人正确,严格考核,下得去。
为了解决员工能进不能出的问题,推进员工岗位能上能下、员工企业间能进能出、员工市场化能进能出。
解决收入能增不能减的问题,强化利益导向,促进简政放权,体现价值创造。
3、把握“四个结合”,增强改革统筹。
把三项制度改革与企业整体改革结合起来。要高度重视三项制度改革,着力建立“三能”机制,确保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实效。
把三项制度改革与人才强企工程结合起来。凝聚、激励、培养、培养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一流干部人才队伍。
将三项制度改革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健全以岗位管理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导向,适应企业和岗位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形成闭环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将三次制度改革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通过这三次制度改革,可以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巩固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
二、三项制度改革的意义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这对当前国有企业尤为重要和迫切。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在探索三项制度改革,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体制改革还没有到位,市场化的内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对三项制度改革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新的要求,更加凸现当前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22号文)中,明确提出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要更加完善的改革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改革具体措施。通过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释放制度动能和机制活力,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上就是关于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建议思路及意义相关介绍。
》》更多国企改革咨询问题,欢迎致电尚瑞咨询,咨询电话:400-001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