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组织是管理的主体。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传统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和许多过去习以为常的商业规则发生了变化。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化的不适应性所引发的互联网恐慌,容易让传统企业困惑于何去何从。人是思想的动物,思想的改变导致行为的改变。从管理哲学的角度看,没有同源性,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切事物都有其起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普遍性,哲学的宏大理论,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摆脱各种表象的束缚,跳出固有的生态位,超越千差万别的万花筒,实现人类与世界的相互适应。
传统商业模式逐步动摇
商业模式是一种系统设计,是一种做生意的方法。尽管行业的多样性和经营活动的多样性,但优化企业管理的问题不超过两个: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前者是企业能否找到大量的市场需求,后者则是企业能否给出更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以保障生存所需的利润空间。人类从最初使用简单的自然工具,到18世纪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如今以基因工程、计算机、光纤和卫星通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组织的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即尽量少用做效益最大化,这一原则的成本向企业管理,是利润最大化。通过一个快速消费品快速消费品的典型案例,说明了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商业模式在系统效率方面是如何逐渐弱化的。
一、这是工业时代快速消费品商业活动的规律。
法律是事物的内在逻辑和客观逻辑。法律决定着世界运动发展变化的结构、方式、水平和速度。人们可以知道规则,因此,例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国外著名饮料巨头将他们的规则知识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带到了中国,并通过规则在新市场上取得了同样的成功。同时,他们还利用自己成功的实践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企业家,形成了行业逐渐固化、常识性强的商业模式,少走了不少弯路。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刻板印象很容易成为束缚。
二、让我们看看传统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被动摇的。
现代通信技术与PC机的结合形成了传统的互联网,而现代通信技术与手机的结合形成了移动互联网。如今,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远远多于在PC机上的传统互联网上的时间。就其对商业活动的改变而言。
1.互联网改变了市场。过去,企业为了占领更大的渠道,不得不从渠道覆盖的水平面和渠道深度的垂直面展开。没有这些中间环节,产品就无法在尽可能多的货架上陈列,让消费者看到。现在,产品供需双方可以跨越空间约束,自由进入电子商务网站等虚拟场所,实现商品的在线交易。虽然必要的分配环节仍然存在,但距离消失了。这使得最昂贵的中间环节压缩!
2.互联网扩大了交易时间。过去,供应商有固定的营业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即使需求方想购买,企业也会关门。现在,供应商和供应商可以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实现24小时在线交易。
3.互联网丰富了交易类别。《连线》杂志编辑克里斯安德(ChrisAnderson)在2004年10月提出了长尾理论,他认为“只要产品的存储和分销渠道足够大,许多小市场就会汇聚起来,产生能够与主流市场抗衡的市场力量”。过去,工业时代的规模经济只有少数畅销的产品,对越来越少的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是习惯于大规模生产的制造商的一场斗争。如果没有更多的产品进入数量,库存将过剩,而热的风格和不足的生产将导致库存短缺。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侵蚀着大众化产品的空间。现在,实物产品甚至只是一个概念,可以在网络空间以图片、文字、声、光、电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出来,而无需制作,取悦有着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在运营成本不飙升的前提下,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交易类别。
4.互联网加速了交易。过去,买卖双方通过银行系统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进行交易,交易过程清晰。交易前双方买卖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快速交易。现在,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将商品的历史交易信息接入网上购物平台,有效消除了购买者最后的犹豫。各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工具使支付更加便捷,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易速度。
三、互联网降低了获取客户的成本。
企业的市场份额取决于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过去,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形象的因素,如商业信誉、媒体与消费者的关系等,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品牌推广、公关、营销成本,而这些通过传统媒体的投入成本,可以投入和产出到目前为止的量化效果。现在,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潜在消费者在各种互联网渠道上的搜索习惯和偏好,制定有针对性的产品策略。微博、QQ、微信、论坛、社区等社交平台的出现,使得企业通过自媒体接近无限的消费群体成为可能。以“自媒体”为手段,企业可以影响、管理和改造几乎无限的潜在消费者,大大降低获取客户的成本。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商业常识被新时代的力量所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瓦解。从管理哲学的角度看,当事物发生变化和运动时,所有的事物,以及事物的不同部分之间,也发生变化和运动,但变化和运动并不凌乱,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活动最古老、最基本的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尽量少用,发挥更好的效益。这一原则转移到企业经营中,是管理效率的永恒追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无论是赚钱还是花钱的效率,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内在逻辑,人是管理的主体,只要努力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各行各业的变革就会带来无限的想象。